第一章
第一章
殿内熏着清甜的鹅梨香,隔着细细密密的珍珠帘子,几乎看不清贵妃榻上斜卧着的娇美容色。 在旁候着的年轻小太监摸不清主子脾气,见人许久没有出声,大着胆子道:“公主可是不满意?” 此处待选的皆是当朝重臣的儿郎,从宰相家的,到伯爵府的,可这位祖宗愣是看也没看,只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手中的九连环,上好的翠玉发出叮当环佩的轻响,仿若霓裳羽衣的动听。 仍是静默,饶是他伺候过几任娘娘,年纪轻轻就练就一身舌灿莲花的本事,也紧张了起来。 谁不知道当朝公主,中宫所出,天家就得了这一位女儿,从小金尊玉贵地养着,半点儿苦都受不得。上个月的及笄礼,遍宴京中权贵,宫外的祝祷、歌舞更是持续了几天几夜,几位封王的哥哥虽非同胞,从各地搜罗的奇珍异宝也堆满了半个公主府,流水般的银子花下去,眼睛都不眨。 看来这最后几位也没有入眼的,虽说陛下那头圣旨如天,但也没催他们办事的,小太监收起眼底的为难,只得清清嗓子,正欲遣退众人,便听见瑶台上软软传来的娇喝:“就他吧。” 有宫女小心翼翼地抬眸,顺着水葱般纤长的手指往上瞧,便看见那个满身华彩、貌如玉雪的人儿。 当代天子不怒自威,可资容只得中上,并不算什么玉面郎君。皇后的好颜色却是艳绝京城,还未及笄,便引得半壁江山逢迎。而这位开国来地位最尊崇的公主,虽还未脱去年幼的青涩,眉目间已初具母亲当初的娇美,二者相融,有种奇妙的平衡,竟更让人沉迷其中。 被指中的少年仍不知道该做什么,可周围人或嫉妒或艳羡的眼神让他敏锐地意识到,这个选择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 小太监机灵地打了个千,眼底的担忧一扫而空,喜气洋洋地宣布:“兵部侍郎之子魏戍南,擢升紫微宫带刀侍卫,即日上任。” 对方微妙的眼神让少年从短暂的惊愕中缓过神来,及时朝珠帘后那道纤细的影儿行礼:“谢主隆恩。” 身旁暗涌着蠢蠢欲动的敌意,而始作俑者只是慵懒地打了个哈欠,侍奉在侧的宫女接下她随手一扔的九连环,恭恭敬敬地退出大殿。 “本宫也乏了,”仍是方才那样漫不经心的媚,光是几个字便能让周围的纨绔酥了骨头,“退下吧。” 魏戍南微微抿唇,这会儿还没到午膳时间,更谈不上就寝,外面日头正好,他晨起出门,还与家中弟弟约定了跑马,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能懒懒地说出辰时困乏的话来。 宫规森严,殿内之人由方才的小太监领着鱼贯而出,待出了禁区,才有相熟好友上前同他道贺:“恭喜魏兄,从今往后便能在御前行走,青云直上,指日可待呀。”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的长孙赵宇霄,二人父辈同在六部任职,平日也有走动,关系还算不错。今日拢共五个批次,约莫是按父辈官职排的,他在最末,赵宇霄在前头那轮。挨得近,所以在殿外也能隐约听见中选的消息。 “多谢,”少年拱手以回,眼中疑惑未散,只得在对方耳边低语,“可家父之前只说宫中遴选,并未言明是何职位,如今看来,竟是在紫微宫当差?” 他虽未直接挑明,但表情并不算欣喜。 未能跟随祖父与大哥从军定国已是遗憾,若能通过读书习武,堂堂正正考取功名,也算是大大方方地立足朝中、为民而谋,现在这算什么? 赵宇霄还没来得及细问,身后已传来一句低声的讥讽:“长了副好皮相,被当个玩物选进去罢了,说得好听是公主的近臣,其实连个面首都不如。” 引路的小太监已原路回去了,前头就是光顺门,魏戍南停下脚步,眉眼间隐有冷意。 周围那些同龄的大多出自公侯权臣,虽有几面之缘,但和他并不亲近。因顾着宫中的规矩,或许也是碍于身份,没把话说得这么难听,可到底是有些瞧不上的。 至于这瞧不上,多多少少是出自嫉妒。 如今有个不长脑子的,非想替宰相家的公子出头,其他人自然也停下来,权当看个笑话。 “觅儿年纪还小,不过是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。”于锋故作大度地安抚道,似乎是想展现宰相府的良好家教,而对方一唱一和,急切地想把对手踩入泥里:“那是,您和公主可是自幼便认识的关系,哪里需要通过这些。” 少年神色未变,声线也不急不缓:“《论语》有言,君子不器,不明白这个道理的,一味攀附,以为旁人也乐得趋炎附势。”对方愣了半晌,才听出他话里的嘲弄,原本平淡的五官染上狰狞的愤怒,碍于皇宫大内,不敢高声骂开,可仍握紧了拳头,咬牙切齿地瞪着他。于锋见他不顶用,也不再忍着,皮笑rou不笑地扔下一句阴阳怪气:“你是个什么东西,真以为当了公主的狗,就能一步登天了?” 饶是魏戍南脾性再好,听见这话也紧蹙了眉头,正欲反击,便听见宫墙下少女软糯的轻笑:“那若是连本宫的狗都当不上,又算什么东西?” 众人循声去看,只见日光下碧瓦流辉,女孩眉目生春,妃色宫裙外披了件楼兰新进的月拢纱,越发衬出肌肤的白若凝脂。李觅极其自然地忽视那些热烈的视线,风情万种地朝他抬了抬下巴,发间玉钗泠泠:“本宫不是说乏了吗?你怎么不留下来伺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