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pter12/嫉妒
Chapter12/嫉妒
宋竹晚、温黎、陈聆高一入校那会儿跟林砚生同班,包括韩恪。 高一入学以后,林砚生的名声居高不下。不管是因为他名列前茅的成绩,还是因为那张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脸,喜欢他的人一抓一大把,宋竹晚曾经也是其中之一。 数理班的人学竞赛的不少,除了林砚生以外,韩恪也是学竞赛的。 军训结束以后,韩恪凭借帅气的外形和阳光的性格,人缘就没差过,更何况他还是数理班的人。喜欢他的女生同样不少,想跟他称兄道弟的男生也不少。他不仅是深中的风云人物,在校外也有不少朋友。 但要论人气,最出名的还是稳居年级第一的林砚生。尽管他性子冷淡,跟韩恪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人。 人似乎都有个毛病,认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。如果一件东西随处可见、唾手可得,那就不值钱了。而林砚生就像天上的星星,正因为谁都摘不下来,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独一无二、遥不可及的,认为他才是最好的。 高一时,韩恪表面上看着跟谁都能称兄道弟,就算面对林砚生这样的人他也总是笑面相迎。但只有他自己清楚,他心里有多嫉妒林砚生。 这份嫉妒一直在韩恪心里蔓延,他不明白,为什么林砚生那样冷淡的性格偏偏能获得更多人的偏爱?凭什么自己跟他一样都是搞数竞的,教练只会拍着他的肩膀,笑着称他为“难得一见的天才”? 韩恪的嫉妒心在高一那年的二月份彻底爆发。林砚生同时参加了CMO和CPhO决赛,并同时入选数学和物理的国家集训队。月底的时候,他被告知只能选择其一,他最终放弃了数竞选择了物竞。 一旁的教练连声叹息,对林砚生说,“你有这么好的数学天赋,为什么要放弃数学呢?如果你选择了数学,你绝对能代表我们学校、我们国家拿下IMO金牌。” 也就是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,林砚生从一开始,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在数学达成怎样的成就,他最早开始准备的是物竞。数竞对于他而言,不过是证明他的天赋上限罢了。 韩恪暗地里把林砚生当竞争对手,铆足了劲想跟林砚生一较高下,结果却是韩恪差了点运气,林砚生轻松进了前六十名,拿到国家集训队资格后却转头去搞物理竞赛了,最后还代表学校拿了IPhO金牌。 更让韩恪难以接受的是,这种“我轻易得到你梦寐以求的东西,但我却弃如敝履”的落差感,深深伤到了韩恪自尊,这对韩恪打击不小。他拼命争取的东西,人家根本不在乎。尽管林砚生根本没这个意思,他只是更喜欢物理,甚至没把韩恪当竞争对手。 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,宋竹晚是其中一个。 但这并非旁人告知,而是宋竹晚自己发现的。那会儿她还对林砚生有着朦胧的喜欢,观察过每一个与林砚生接触过人。她心思细腻,自然而然就察觉到了韩恪对林砚生微妙的态度。表面上韩恪跟谁都处得好,但宋竹晚就是能感觉到,韩恪骨子里并不喜欢林砚生,甚至可以说是讨厌。一方面是风头总被压过一头,另一方面,大概源于对林砚生极高天赋的嫉妒。 她那个时候在想,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很大。 林砚生的成绩与天赋,是让她心动的点,她对此是仰慕的。但韩恪却因此憎恶他,他对此是嫉妒的。 但如果只是仅仅因为这个,她是真不至于会对任晞朝说出“韩恪不是什么好人”这样的话。毕竟也只是嫉妒罢了,在她看来,嫉妒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仰望。 高一的时候,初中班上的同学弄了个小型聚会。 有个女生问宋竹晚,“竹晚,你们深中是不是有个叫韩恪的帅哥啊?我听说好像还是你们班的,他人怎么样啊?” 还没等宋竹晚回答,就有人露出不屑的表情。 “你说韩恪啊?他初中学校就在咱隔壁,你们知道人家‘省级优秀学生’怎么来的吗?” 宋竹晚心里一动,面上不动声色地听着。 那位知情人继续说,“他们学校当时有个去敬老院的公益活动名额,本来是个挺正经的事。韩恪当时也去了,学校也联系了媒体,照片拍得那叫一个好看——给老人读报、打扫房间,看起来完美无缺。结果呢?报道一登,证明材料一到手,他再也没露过面。后来我们学校有同学正好住那片,自己去敬老院做义工,你猜怎么着?那里的老人一听说又是学生,直接摆手,说‘别来了,你们就是来拍照的,拍完就走,折腾我们老人家’。” “事情做得太绝,名声都臭到外面去了。就为了一个头衔,把后来真心想做公益的同学的路都给堵了。这种人,品性能好到哪里去?” 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 之前所有模糊的直觉,在这一刻都有了确凿的答案。 在那时,她也领悟到了一点:人有的时候,真的要相信自己的第六感。 当她得知韩恪在强烈地追求任晞朝时,她立刻感到了不安。 一个为了目的可以如此不择手段、善于伪装且毫无愧疚之心的人,他的“喜欢”里,究竟有几分真心? “我靠,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韩恪吗?他人咋这样。”温黎打了个寒颤,“我现在感觉韩恪好陌生啊,我要是现在看到他估计得吓一跳。” “所以当时日料店的时候我才说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”宋竹晚淡淡地说着。 陈聆啧了一声,摇摇头,“他这不是表演型人格吗?诶,要我说,他的目标也别定北大了,干脆去参加艺考考北电去呗,估计张导也得说他是老戏骨。” 温黎“噗嗤”的一声笑出来,笑完之后才后知后觉,“我现在真觉得后怕,难怪周斯炜跟我说离韩恪那种人远点……” “诶?”陈聆敏锐地捕捉到了别的消息,“不对啊,你跟周斯炜什么时候这么熟了?” “坦白从宽,拒绝从严,如实招来,快说!” 温黎有些不好意思,说话都有点磕磕绊绊,战术性咳嗽了一声,“啊……我没跟你们说过吗?我跟周斯炜是邻居,所以才提醒我一下。” 温黎也是走读生,高一下学期之后才租了现在的房子。有一天她晚起了,匆忙出门就撞见了周斯炜。两人大眼瞪小眼看着对方,一起去学校的路上才知道自己的邻居竟然是同班同学。 一开始温黎没想跟他有多少交集,她没有跟异性频繁接触的习惯。 但他们的缘分实在奇妙。某天晚上,温黎在屋里玩手机,结果就听到自己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。 温黎的父母没有陪读,所以她是一个人住在这里。 她一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“独居女生因为开门遇害”的新闻就吓得半死,心想,我靠?不能吧?杀到我家门口来了? 但她还是鼓足了勇气开了门。门外站着一位高大英俊的中年男性,他看到开门的是比自己矮了快一个头的小姑娘,也愣住了,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敲错了门。 “不好意思啊小姑娘,我敲错门了,大晚上的打扰你休息了。”他指了指她对门,“你们这是一梯两户,我儿子就住这儿,但他没具体告诉我他住哪扇门。” 他赔笑道,“实在是不好意思啊同学。” 这时周斯炜打开自家的大门,喊了一声,“爸?” “哎!你个臭小子,你没告诉我你住哪,我敲错人家门了,真是的。” 温黎这才反应过来,原来这位叔叔是周斯炜的父亲。也难怪,刚才就觉得这张脸像是在哪看过,他们父子俩的脸确实很相像。 周斯炜笑了声,看着呆楞的温黎,说。 “抱歉啊温黎,我没跟我爸说清楚,打扰你了。” 温黎松了口气,摇摇头,“没关系。” 周斯炜他爸倒是有点惊讶,“你是温黎啊?是不是语文年级第一的同学啊?” 温黎没想到周斯炜他爸还听说过自己,点点头。 “之前期末考试,你们班语文老师在群里发过你写的作文,我和斯炜mama也看了,说你写得特别棒,字也漂亮,你的文采真好啊。”说完,他还笑着给温黎竖起个大拇指。 从那以后,周斯炜的mama来他租的房子给他送自己做的点心和小吃时,总会笑盈盈地也给温黎带上一份。温黎的父母知道后,特意要了联系方式感谢对方。两家父母就这样认识了。 于是,不想与异性有过多交集的温黎,跟周斯炜有了斩不断的缘分。 高二开学,温黎走进班里倏然看到周斯炜。周斯炜总感觉有人注视,抬眼看到温黎呆楞地看着他。他对温黎笑了一下,随后便把目光转向身旁的林砚生。 大家听完之后,陈聆双手抱胸看着温黎,“你们俩有这么强的羁绊,怎么不跟我们说呀?”俨然一副吃瓜的模样,脸上写着“你俩不对劲”。 温黎一脸无语,“有什么好说的呀?自从我们父母认识以后,我妈在家就老提周斯炜,我耳朵都起茧子了,我都不想说。” “哎呀别说我了,话说小竹子,你知道韩恪这些事怎么不早点跟我们讲呀?我之前还真以为韩恪就是他表面这样子的人。” “我本来就不太喜欢背后说别人坏话,虽然韩恪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。其实就算我不说,你们也迟早能看出来,韩恪这人不真实。” 正是因为韩恪表现出来的性格太过阳光开朗,一副跟谁都能打交道的样子,这放在任何人的高中时代,都会觉得这是很完美的人,但就是因为韩恪太“完美”,完美得不真实,像宋竹晚这样心思细腻的人早早就察觉到这人不简单。 几个女孩子吃完午饭走出食堂,正打算去图书馆借本英文原著,结果在走廊碰见了韩恪。他规规矩矩地穿着校服,整个人却看上去十分疲惫,眼底下带着乌黑的黑眼圈。 说曹cao曹cao到,温黎心想。半小时前他的名字出场率可谓是整个高二最多的一次,此刻温黎有些心虚,她拉着任晞朝的胳膊只想快点从韩恪身边当路过。 “任晞朝。” 他的声音干涩得像在砂纸摩擦,听不出任何情绪。 虽然喊的不是她温黎,但听到韩恪说话的那一秒,她还是心虚了一下。 “可以借一步说话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