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语(题外话可不看)
结语(题外话可不看)
本书前三章写于2019年 2025年,补完第四章,意味着作者战胜了、又或者说,成功翻过了关于怀疑、挫败、黑暗的一页 ——反正世界上直女那么多,也不差我爱的这一个 作为女同性恋,也许会经历一段这样的失败时期,意识到一直仰望 的某个人,其实曾经被如此居高临下地蹂躏和侵占,这样的情绪诱发黑暗的嘲讽欲、攻击欲,和凌虐欲。 思想上的转变为人带来自洽,当接受了客观事实,并学会用另一种方式与之共处,也许,才能接受自己真正的生理性别和性取向。 所以我很讨厌ABO。 世界观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权力不对等,更放大了异性恋关系中的侵占与被侵占感,模糊了想象与真实,使痛苦者更痛苦。 就像朱玉得知方寻曾与男性导演有过激烈关系后,心理上的崩塌。 她开始怀疑: 方寻是否真的对她有欲望? 她们的关系是否只是一种“退而求其次”? 自己是否永远无法像男性那样满足方寻? 这种心理的转变,推动她从一个温柔体贴的恋人,变成一个试图通过“模拟男性”来证明占有的人。她使用双头茎,既是对自己的惩罚,也是对方寻的惩罚——她在试图“成为”那个曾经征服过方寻的男人,从而获得某种心理平衡。 自我认同上,朱玉的焦虑不仅源于情感,也源于她对自己“女性身份”的怀疑——她是否因为不是男性而永远无法真正拥有方寻? 这还只是想象世界,现实中,没有心理活动,没有上帝视角,那么,如果方寻在这场关系中始终是“被动的接受者”,她的欲望、她的过去、她的身体,都被朱玉投射了太多想象。这种“占有”是否只是朱玉的自我安慰? 思想钢印太牢固,人必须正常,必须循迹而走,必须有异性婚姻,必须孕育生命 就算是同性恋,爱情与性也必须发生在美型个体之间,仿佛脱离了“白皙”的皮肤,“樱红”的嘴唇和rutou,“盈盈一握”的腰肢,性就被自动打上了马赛克,低俗而不可直视 所幸,想象不受控制,容易被干扰,但文字可以固化“不合理”的延伸,可以把不能变为可能,可以刺破伪装,可以抚平伤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