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经典小说 - 金风玉露(宫斗,换夫)在线阅读 - 皇后

皇后

    

皇后



    想到那段沉痛的过去,韩英见握紧手中的佛珠,眼中尽是悲悯,先皇对王氏的深情没有女子不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然而情深不寿。

    王氏故去,先皇无心朝政,未几,便也撒手人寰。拓跋昭和拓跋渊兄弟俩被送到太后处抚育,上官氏对皇位虎视眈眈,太后还是福贵人时曾诞下一位小皇子,可惜还未足月,便身患恶疾而去,自那时起,太后便终日礼佛,不出殿门。

    太后并非二人的生身母亲,说到抚育也只是尽到教养之责。

    拓跋昭那时虽小,却因寄人篱下的生活变得愈发低调内敛。

    太后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,如花似玉的年纪被选进宫,侍奉君侧,一朝恩宠怀了龙嗣,本以为苦尽甘来,不料竟是镜花水月。如若不够坚强,恐怕很难熬得过这漫长的深宫岁月。

    拓跋昭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,却不敢忤逆太后,凡事太后说的,他都要乖乖去做,他很明白,登上皇位不难,难得是守住万里江山。太后的母族上官氏是他的脊背,在羽翼未丰前,他需要他们的庇护。

    大婚夜,她跪在那个天下最尊贵男子的脚旁,语气坚定却又略带恳求的希望他能允许自己带发修行,为国祈福。

    他寒凉的手指捏着她的下巴,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,语气却十分温和的道

    “皇后逾越了,你若入了佛门,只怕天下要议论朕苛待发妻,朕幼时虽未成教于父皇,却也懂得结发妻子不可欺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闻言,知他意有所指,面上血色尽退,欲低头请罪,他却不肯,手上微微用力,强迫她与自己对视,继续道

    “都说韩相长女名动京城,今日一见,朕却觉得传言不实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敛下眸子,不敢与其对视

    “皇上天人之姿,臣妾不敢比拟。”

    拓跋昭狭长的眸子满是戏谑

    “论起诡辩,天下无人比得过韩家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闻他三句不离韩家,生怕今日自己一个过错,他便拿韩家是问,于是不敢言语。

    他幼时遭逢巨变,亲生父母先后撒手人寰,小小的他既要肩负天下,又要在上官氏面前俯首做小,想来日子并不好过。

    韩锡身为废太子的老师,任由废太子造反,未尽到教养之责,拓跋昭登基后,本想和心爱之人厮守终生,坐拥万里江山,奈何韩锡搬出先皇遗诏,逼他娶韩家姊妹为后,新仇旧怨积累起来,他恨韩家也是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韩英宁只在与瑞王拓跋渊成婚次日见过拓跋昭。

    那一日,春和景明,阳光暖融融的。

    瑞王走在前面,她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,眼睛好奇的滴溜溜四处打量。

    这宫墙巍峨,白日里看颇为壮观,只怕到了晚上鬼影憧憧,阴森的很。

    拓跋氏兄弟彼此客气疏离,一点亲兄弟的样子都没有。

    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。

    两人寒暄过后,她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谢恩。

    拓跋昭面上的笑容和煦,眼神却冷的透骨,似要用目光将她戳穿了一般。

    她一惊,明明艳阳高照,她却觉得冷风似刀子一般,硬生生往她骨头里钻。

    他恨她。

    她内心笃定。

    却不明缘由。

    韩英见喝了口茶,心中泛起一丝苦涩,这才慢慢道

    “皇贵妃与皇上青梅竹马,皇上未登基前抚育在太后处,上官家不仅平息了内乱还拥护他登上皇帝宝座,皇上宠着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她将目光移到窗外那棵高大的月桂树,树冠郁郁葱葱,还没到开花的时候。

    可惜树能等到花开,人却不能。

    陌上花开,需要的是缘分。

    “皇贵妃于琉璃寺接连产下皇长子和皇长女,功劳自不必说,当初缘何被太后打发去了琉璃寺,这等宫中秘闱切记勿要再提,若被太后听了去,不要说你我,就连父亲也要被连累。”

    “好meimei,往后她有再大的不是,你且忍忍吧,就算是为了韩家。”

    就连她这个皇后之位也合该是上官柔的,如不是先皇留下遗诏,恐怕上官柔如今早已位居中宫了。

    韩英宁轻轻靠了过去,抓起她的手,柔声道

    “jiejie,你糊涂啊,你以为不争不抢就能落得个贤后的名声?历朝历代,后妃的首要职责便是为皇上绵延子嗣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你跟皇上成婚不到一年便已闲言闲语无数,再过个三年两载,若你的肚子再没动静,恐怕朝堂上将是另一番风景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眉梢浮起一丝轻愁,她自幼饱读诗书,meimei说的道理她并不是一无所知,只是她读多了诗经史子集,身上难免沾染了一丝酸腐之气,每每皇上到她这来,她说的话,行的事全都一板一眼,毫无闺中情趣,久而久之,皇上也就不再登门了。

    她苦涩开口

    “你说的这些我怎会不知,可是我拿什么争?皇贵妃早已为皇上诞下皇子,又与皇上情谊深厚,她虽不是皇后,在皇上心中却等同皇后,这偌大的后宫,皇上只将其一人视为妻子。这盘棋无论怎么走,都是死棋。”

    她绝望的闭上眼,对皇上那样的天人之姿她也曾心动过,不过她是聪明人,知道后宫佳丽三千,皇上心里却只有上官柔一个,与其不识好歹跟他心尖上的人对着干,不如老老实实的做她的皇后,卖皇上个人情,倘若真的有一天,群臣因为中宫无子而要求废后,希望皇上能念着这份情允她青灯古佛,了此一生。

    韩英宁见她这幅不开化的古板模样,重重的叹气,她这个jiejie就是圣贤书读的太多,思想古板。她不知道,如果她真的下定决心争宠,以她的才貌,恐怕整个上京都无人是她的对手。

    她与韩英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,她相信事在人为,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谋定而后动,为自己,为韩家争一个希望,哪怕失败了,也不枉来这人世间一遭。

    思绪扯远,一年前的上京可谓热闹非凡,相爷韩锡嫁女,一对双胞胎一个做皇后,一个做王妃,一时间,韩家又成了王宫贵胄上门巴结的对象。

    皇上怎样她无法得知,可是她的夫君,也就是皇上的亲弟弟拓跋渊是个毫无情趣的书呆子,每天除了品诗鉴画再无其他爱好,也难怪王府里除了她这个王妃,再无侧妃侍妾。

    就连两人的新婚之夜,拓跋渊也是闭了眼睛提枪就干,整个过程毫无快感,仿佛圆房对他而言只是传宗接代的任务一般。

    府内其他人也十分疑惑,王爷明明中意王妃许久,书房内王妃的画像他每日都要观瞻。可抱得美人归后,却丝毫不见喜悦之情,性子仍如从前一般冷淡平静,对待王妃也是相敬如宾,客气的如同陌生人。

    不过疑惑归疑惑,他们可不敢诓论主子,何况这位新王妃虽然眼瞧着笑意盈盈的,可说话间眼底偶然闪过的凌厉之色无不透露着不好得罪的信息,他们可不想凭白的撞上去让王妃杀鸡儆猴。

    有了王府下人如此的识情识趣,王府的事务不用韩英宁插手便井井有条,根本无需她过问,可怜韩英宁空有一身本事却毫无用武之地,整天只得侍弄花草,逗弄虫鱼,无聊极了。早前王爷出门游历,她再也憋不住,整日往宫里跑。

    她默默的想,也许韩英见这个饱读诗书的才女应该嫁入王府,与拓跋渊那个书呆子吟诗作对,琴瑟和谐,想想也算相配。

    如若她入主中宫,即便上官柔那个小贱人有皇上的宠爱又如何,她有先皇赐婚,光这一点就足够在后宫稳住脚步。

    拓跋昭登基七年,根基尚且不稳,朝堂上风云变幻,上官青军权在握,放眼朝中,只有韩家能与之匹敌,韩家与上官家就如同天平的两端,皇帝要做的是如何平衡两家势力,而非过于倾斜使其旁逸斜出,重蹈前朝的覆辙。

    就算他再恨韩家,前朝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,为了大历王朝的万里江山,他也会暂时隐忍不发。

    待过几年,她生下皇子,有了血缘的牵绊,就算他仍能狠心废她,想必史官也不会让他如意。

    她眼底冰冷一片,身为韩家的一员,断没有弃家族名声于不顾的道理。

    她心中忽的闪过一个念头,不过也仅是一刹,便被抛诸脑后,以jiejie的个性,是万万不可能同意这个荒唐的主意的。

    此事还需从长计议。

    她暗下了一个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