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经典小说 - 萧墙记(纯百 高干)在线阅读 - 十三、琐碎

十三、琐碎

    

十三、琐碎



    邵泳之与江离的行为,不及在战争期间囤积、倒卖管制生活物资过分。他们曾经所持有的,说到底是一批保险,而保险只要无法被赔付──邵泳之与江离也没有去等未必被兑现的赔付,他们在那之前将这部分资产脱手──就是一堆废纸。负责赔付保险的亦是金融机构,不是已经在被战争摧残的普通人。邵泳之起初惊慌的原因,是他实质在一个敏感的时期做空了帝国一些很关乎国计民生的市场。这是在一些人听来不甚政治正确的事。cao作一旦被发现、举报,或许会累及邵泳之世代簪缨的长辈。再者,邵泳之的家族虽然有贵族头衔与一定的官职,但那几位皆是科学家与工程师出身。在金融市场的执法实务中,邵泳之所在的基金公司可以被当作民营企业──他们没什么人保护,执法机构一旦抓到把柄,就有概率将把柄放大、办他们、捞钱。

    张远霁不动声色地听完了这个故事。

    她说:“Contemplativa   有一些人极端反感金融行业。‘安提戈涅’的部分受众应当亦然。”

    江离习惯把   Contemplativa   时期的所有人──也包括她自己──当小孩子。少年人讨厌一项东西,有时不是由于他们觉得那东西本身不该存在,而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强烈、不希望它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。不过,Contemplativa   不是所有人都有大学及以下的年龄。现在的江离,由于自己长大,也对那时因   Contemplativa   而出现的、更年长的人们有了更多想法。

    她想,已经该有自己事业、该能养活自己的人,如果还过激地、连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也不了解就讨厌资本市场,可能是由于他们并不是资本市场的接触者、参与者或受益者。他们,要么是没有良好地融入他们所正生存在的社会,要么就是不属于从资本市场中得利的那个阶级。

    江离学经济学。她比平均水平的人更重视与相信此学科──与若干为此学科奠基的假设。高中里,江离的精神障碍严重地初见端倪、令她厌学与尝试逃学时,陈宇几度冲她大发雷霆,说江离日后找不到工作、可以去当妓女。从小到大,陈宇的金钱焦虑在江离身上发作,远不止这一次。

    陈宇做与资本市场有许多接触的工作。她们整个家庭基本由陈宇的收入支撑起。江离是有偏见的。

    帝国没有经历过皇室的被推翻与复辟。但,在比现在更动荡的时代,帝国也像许多国家一样,有过共产主义党人。十几年前,发生一起对皇室的刺杀。自此,“共产主义”,连带“社会主义”等词汇,逐渐从帝国的无官方授权讨论中消失,不过,江离怀疑那些刺杀皇室的人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者。

    江离学过劳动经济学,学过工资与就业的市场模型。她熟悉工具变量、纵向研究,给赫遐迩做的课题,因变量是收入,自变量是教育背景与生活环境,用到断点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,结论是极符合直观与直觉的,在照林的农村,普通高等教育的回报率远没有在城市那样高,职业高等教育的回报率相对更好些。初学经济学时,江离一直觉得许多劳动、发展、政治经济学的结论不难猜中。好像不需要严格的数据分析与论文,人们也皆会知道这些。不过,科学的意义不止是提供新认知,亦是将现有认知证明与证伪。

    然而,在作业中、在论文中、在课题中,人从来只是数据──庞大表格中的一行,称为一例观测。倘若此人有几项变量的应答是不明或者缺失,赫遐迩就会告诉江离,不必再分析此人应当被划分在农村组、城市组还是流动劳工组,她们使用到的、将样本区分入各组的标准不需要很复杂。

    江离学过、也能凭常识轻易想到造就统计偏差的方式。这还不是帝国的被臭名昭著地涂改过的数据。主要的偏差也应该诞生在赫遐迩处理它前。但,人被一步一步异化,结论必然不是全部的真相了。

    有些经济学研究存在田野调查、获取最原始数据的成分。江离的级别还不够她接触这种。

    由于这个原因,江离从其他角度尝试了解过劳工。她不够先进,四体不勤且精神脆弱,未曾深入劳工的生活过。不过,在她匿名水一些群时,似乎会遇到比她更接近劳工生活的人。她发现,这些人同自己的关注点与认知有许多差别,并且,虽然她们可能不完全知道江离的精神障碍与失学与无业,但她们有的会觉得江离的态度居高临下,因而对江离有敌意。

    她们更拥护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。

    在江离同她介绍以前,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就知道   Contemplativa。后来,她也当然知道“安提戈涅”。但,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不看。出乎高中早期的江离意料,彼时文辞殊丽、博古通今的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在大学中成了理科生,似乎很了解算法,并且忙碌地工作。她只是会在她自己的、不是所有人可见的社交动态里,发一些生活感想。

    有人暗示,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在以隐秘的身份做劳工运动。帝国的程序员中有过知名的劳工运动。

    江离问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,她难道不觉得,在帝国,因为没有公民政治,民间的一些声音与压力与构想,无论是“安提戈涅”还是“重症监护室”,其实很无效?

    “我不处在一个能让我相信自上而下的改革的位置。”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回答,“如你所言,我不是能参与到‘政治’的人。可我总要做些事。”

    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说:“我是社会主义者。”

    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自然很讨厌那些已经成为剥削工具的东西。比如帝国这般的国家。比如象牙塔式的学术。比如资本市场。虽然,以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早年展示出的、她实际大概率至少曾经是的阶级,她未必没有出身自这些剥削的体系。

   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江离不是,江离遥远地仰慕劳工,以及为劳工权益做事的人。不过,“安提戈涅”阅读门槛不低,又仿佛在许多群体的创伤点上,这些人一般不是它的读者。

    江离如此回答张远霁的反馈:“所以,我从来不让   Contemplativa   的人、以及‘安提戈涅’的受众知道,我有金融从业经历,赚了不少,还在有钱之后相当开心与享受。他们中一定有能理解工作与挣钱重要性的人。可也有的,缺乏对比如说生活之类的东西的了解,还有的,在搞卢德运动。”

    在不甚成熟的人中有意见领袖作用的网络身份,比如   Contemplativa,容易在被抓到一个污点之后被曾经的关注者愤怒地大肆攻击。它们成也幻想与投射,败也幻想与投射。江离谨慎地避免此情况。

    一度,写“安提戈涅”是江离有效与主要的解压渠道。在私募基金在南遥的办公室内,她不谈战争、不谈管制,继续做之前启动的、关于选举理论的系列科普,用拆解数学公式撑篇幅,写孔多塞胜利者与孔多塞循环。

    张远霁忽然问:“你是不是把学术当避难所?”

    江离反问:“你不是?”

    “我是。”张远霁回答,“我也能感觉到,你依然认真地喜欢它。只不过,和几年前的我们相比,我们皆更在用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学术,在上班,被磨平了棱角,不复有当年的激情与热爱了。但是,你对学术的喜欢,似乎有喜欢学术本身以外的成分。我觉得,你过于把它当作一种良好的生活,与继续良好生活的途径。学术、象牙塔、明仑??它们令你有前途、有尊重、有钱、有地位、有权力,以及其他世俗的、许多人皆想要的事物。”

    “我应当也是注重学术本身以外的这些的。”张远霁补充,“然而,大概是因为我从来不曾失去过、也从来没有生活在另外的环境中,我对自己的这种需求没有强烈的意识。”

    “不。”江离反驳,“我可能一直都比你与解存更有这些世俗的欲望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这就是问题。”张远霁说,“明仑只是一个学校。它对你的要求只有学术本身。你在明仑的学生上看到了你想要的,不代表这种生活是明仑给他们带来的。我并非觉得你不适合明仑。我愿意相信你的水平达到了它的基准线。但,明仑也许给不了你某些。”

    江离不语。

    片刻后,她问:“你的意思是,苏文绮可以?”

    苏文绮从中学到大学早期一直是名人。与她相关的学生圈子中,她几乎无人不晓。张远霁以前自然曾听说她。去照林交换的明仑学生,有的会惊讶原来江离与方文绮乃高中同学。

    “我不了解。”张远霁道,“我完全不熟悉苏文绮。”

    苏文绮会与江离发生令江离不舒服的性爱。苏文绮亦会与江离做令江离很受用的亲密互动。苏文绮抱江离、亲江离、拉江离的手走在无人之处。苏文绮亦更经常地回江离所在的公寓,而不是她原先居住的苏公馆。她们一起洗衣服、一起做饭、一起整理房间、一起倒垃圾、一起取快递。

    江离因为喜欢龙舌兰糖浆的气味而采购这种舶来品取代糖。苏文绮没有在家里用过它、起初很抵触。但,后来她会用薄荷叶做冷泡红茶冷藏起,在早餐时再加入气泡水与糖浆。江离不喝酒。苏文绮绝少公开喝。不过,她欣赏高档超市所售卖的小众啤酒“可以去参加设计比赛”的易拉罐。她说,越符合自己审美的易拉罐,其中的酒越对口味,所以她会让江离给她挑江离感觉漂亮的。有时,一罐酒还剩一点,苏文绮不在,江离就用气泡水兑了喝。

    公寓有健身房。虽然,一般,苏文绮用清和所旁边的、江离用立德的──那些健身房更大。不过,如果她们无暇运动,她们还是会相约上楼。这套公寓的健身房有一个单独的攀岩室。苏文绮说此为意外之喜。苏文绮在明仑学会了攀岩。在明仑,每个工作日,运动中心有专人监护的攀岩区限时开放。

    明仑的攀岩有安全带。公寓中的没有。江离可以在她能跳下来的高度横着攀一圈。苏文绮则会试图去更高处,然后找不到路,凭借原先的石状凸起一点点返回。未及入冬的北离,适合室外活动。苏文绮与江离出去骑行一次。苏文绮心情很好地介绍她对北离各区域的印象与探索。又有一次,她们去爬北离近郊的、苏文绮没有去过的山。山的入口在北离医科大学的一处校区内,需要先与到医院的人们一同坐一段缆车上山、出医院,才可以继续上山。山属于龙骨山之系。苏文绮说,应该带江离体验东方龙骨山主脉下的、帝国最深的铁路隧道与火车站。

    出去玩固然愉快。但江离更喜欢的,还是工作之余在家的琐碎。她与苏文绮皆同意,二人同住的生活效率高于一人的生活效率。而且,苏文绮主动表示,她希望与江离不要一个在卧室、一个在客厅。相比苏文绮沉迷工作,苏文绮更经常地抓到江离沉迷工作。江离通过了明仑的初选。她打算在招生考试中选考一科初级编程。她没有正式学过,但有明仑的教材以及由于好奇明仑教材而积极答疑的解存,她学得很快。只是有时,一道代码题做不出,江离就会像沉迷游戏一般觉得自己就快赢了,于是苏文绮需要把她拉起来、要求她做别的。

    江离感觉,苏文绮颇为割裂。至少,在江离做家务时,苏文绮绝少不陪她做。如果江离对自己的新生活有不明白的细节,苏文绮不吝于教她,并且那过程让她与江离都开心。公寓有一层楼的垃圾站垃圾入口没关好、致使其他层的垃圾站用不了,苏文绮会每层楼排查、关好垃圾入口、顺利使用垃圾站,而不是等每晚收垃圾的工作人员。

    苏文绮甜美的时候是真的甜美。这时候,江离觉得,苏文绮应当是好相与的,亦对自己完全无恶意。很多私下的、仅有她们二人的场合,苏文绮是一个活人感很重、很接地气的人。

    如果她只是这样,江离想,考虑到苏文绮的意愿,自己很愿意把她当成一位朋友。

    ~

    还是没有写到车,新的一周就又要开始了。下一章努力。

    致敬   996.icu。

    无奖竞猜“过去与未来之间”的皮下。下一部《永遇乐》,她出场。虽然答案比较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