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抓小说网 - 经典小说 - 《傾城舊夢 【 民國文 1v1 高H】》在线阅读 - 雙筆對證

雙筆對證

    

雙筆對證



    灰燼未冷,天已放明。

    從密倉中帶出的帳冊與香囊、結線樣本,天未亮便已由傅懷瑾安插的線人送往鑑定之處。倉門一關,兩人披著未乾的衣衫離去時,彷彿連倉牆都記下了昨夜一場情與局的餘燼。

    「下一步,是筆跡。」

    傅懷瑾話語不多,卻準得像刀。昭寧心中一凜,知他說的是:對照。

    「我們手上的帳冊雖舊,但註記欄位筆跡清晰——若能拿出岳父與葛懷章早年的親筆信件,並列比對,就能定下圖樣與命題的真正來歷。」

    昭寧一邊回想,一邊翻出昨夜在倉中意外找到的幾冊底帳。紙頁泛黃,上頭留有數條硃批與邊注,筆畫瀟灑中帶著一股壓抑之力,像是克制情緒下寫出的字。

    她凝視片刻,心中隱隱一動──這筆跡,與她幼時見過父親所寫,極為相似。

    尤其那一行:標註在「團壽圖」三字旁的「庚午年春呈羅府」。她記得極清,那句話,她曾在父親舊信的簽條上見過,連落筆的方式都幾乎一模一樣。

    傅懷瑾則較為沉穩。他從書架下層取出一隻漆木匣,輕揭封條,指尖緩緩展開一封略微泛黃的書信。

    「這是葛懷章當年寄給我祖父的信函。」他低聲道,「我幼時曾偷拿練字,如今反倒能救命。」

    信紙上那行筆跡筆鋒清挺,行雲流水。最後落款「懷章」二字,鐫於朱紅小印之下,還依稀留有淡紫花邊──葛家習慣以刺繡圖紋封信,乃是舊例。

    昭寧一看,心便沉了下來。

    「這筆跡……與團壽圖圖樣角註『蓮心託喜』五字如出一轍。」

    她將帳冊與書信並排鋪開,仔細以放大鏡對照筆鋒起落與連筆勁道。墨色深淺、筆頭鋒利處走勢相近,那些細節,騙不了真懂字的人。

    「團壽圖,為葛懷章所繪,無疑。」

    她話音一落,懷瑾便從另一冊繡局舊帳中,翻出一頁。頁面邊角已微翹,但字跡分明,上有「入庫備送」、「庚午改稿」、「轉呈羅府」等數條備註。

    「這,是岳父之筆。」他低聲說。

    昭寧驚疑不定,接過帳冊,眼底一寸寸沉下去。

    她從小熟悉這筆跡。曾在家中看到父親批註傭帳、擬修禮單時寫過。她也曾被誇寫得像——那是一個女兒想模仿父親的年歲。

    但此刻,她卻要親手把這份熟悉,當作罪證來遞交。

    「……懷瑾。」

    她聲音低啞,像怕驚動什麼不願面對的真相。

    「若這些帳冊能證明,是我父親最初掉包了圖樣、轉呈羅府……那麼這場局,不是被設下的,是我們自己,親手鋪下的。」

    傅懷瑾沒有立刻說話,只是將她手背覆入掌中,輕輕摩挲。

    「你可以不說出來。」

    他這樣說,聲音極輕。

    「這些信、這些圖冊,全在我手中,妳一句不願,我便可當從未見過。天下知之,我可不知。」

    昭寧卻搖了搖頭,眼神比他更平靜。

    「若連我都選擇逃避,那麼死在圖樣流言之下的葛懷章與方芷柔,又該找誰討回清白?」

    「你知道嗎?」她看著他,聲音低到像自語,「我一直以為,我是為了保全沈家而活。如今才明白,真正該守住的,不是這個姓,而是公道二字。」

    傅懷瑾抬手將她擁進懷中,沒再多言。

    他明白,眼前的她,早已不只是沈家的女兒。

    她,是風雨與謀局之中依然挺身而立的人;也是那個,為了真相,願以血脈為刀、親情為祭的人。

    這樣的昭寧,不只是他心頭所愛,更是他由衷敬佩的女子。

    「下一步呢?」

    昭寧深吸一口氣,將那兩封書信與對照帳冊放回匣中。墨香未乾,彷彿每一筆,都還殘著書信主人的氣息。

    「我們將這兩封書信與對照帳冊,一併呈交主審官。」昭寧語氣雖沉著,卻藏不住眼底微顫,「請繡局老師父出面作證,再由筆司一筆一劃對照……誰偽造筆跡,誰掩藏真相,終究會水落石出。」

    她說完這句,將信件與帳冊仔細裝入特製繡袋,一針一線封口,像是在縫合不只是物證,更是她多年來壓抑的心意與忐忑。

    傅懷瑾垂眸望著她收盒的手,那縫針不快不慢,每一下都透著掙扎後的堅持。

    「阿福,備馬。」他輕聲吩咐,轉頭時,目光已落在她略有僵硬的肩線上。

    「我陪你進府衙,這一步……好走,也難走。」他聲音沉緩,「可你若要站得穩,得先學會面對那些目光。」

    她一怔,針線停在指間。

    「那些目光裡,不只有質疑,還有審視、羞辱,甚至貪婪。」他望著她,眼神未曾避讓,「我不想你害怕,卻也不許你逃避。」

    她抬眼望他,唇瓣動了動,卻沒有出聲反駁。

    夜風透窗而入,燭焰輕顫,空氣裡多了一絲無聲的決意與壓力交纏。

    他忽地輕聲說:「來,我教你,如何在被看之下,仍能挺直脊背。」

    她看著他,像是明白了什麼,卻還未能說出口。

    那雙手──剛縫完證據的指尖,還微微顫著。